爲了進一步築實環保產業的支柱地位,日前工信部印發《關於加快推進環保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將從國家層面發展大氣污染防治裝備、水污染防治裝備等九大重點領域環保裝備製造業,到2020年,每個重點領域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,環保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。
土壤修復、工業固廢、工業廢水、工業煙氣治理、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設備升級改造勢在必行,相關技術領域的發展也將迎來暖春。而且環保稅的開徵、環保督查高壓的常態化,將迫使環保項目運營實際效果和質量達到越來越高的標準,進一步驅動整個環保產業從初級向高級進階。
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環保投資在GDP的佔比還相差甚遠,距離2%的平均比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也正因如此,市場投資空間更顯得遼闊無垠。我們預計,隨着環保投資的大幅攀升,環保產業在短期內的利潤體量將遠超預期。就中長期而言,結合發達國家經驗,我國環保產業的火熱度並不會在“十三五”或“十四五”冷卻,有望維持20~30年。
這是環保產業時代,哪怕在產業崛起過程中會有多多少少的坎坷和阻礙,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看好?
技術支持:廈門易爾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支持:東南商機網